【惊奇万圣】南瓜居娘
202407日本行期间收集器物,夏天才有的蓝天白云
本月更新6704  文章总数18022  总浏览量6949836

安防一哥还是没扛住

空无一人的花路【图片】

最难干副科,副镇长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复旦学科布局补齐“拼图” 成立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中心

守则校务公开防震减灾章程制度职责考勤目标管理档案突发事件规定人员职责预案应急

美文示范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冬景宜人

kok体育

知责于“心”,用心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社区处在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社区党组织越是坚强有力,基层治理越是有效。将党建为民服务下沉,定期开展健康问诊、义务理发、安全和法律知识宣传等服务活动,打造“家门口”便民服务模式。社区以延伸式服务,把群众的“关键小事”作为工作“头等大事”,做到知行合一,多到群众身边走动,走街头,到巷尾,看看辖区“烟火人气”,与群众一起“围楼夜谈”,家长里短间,以心换心,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中,了解“急难愁盼”事,为群众谋求利益和福祉,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赢得群众的好口碑、真赞许。

枝叶关“情”,用情补齐治理短板,让群众幸福感更可持续。构建社区工作体系,要突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组建小区党组织,补齐治理短板,让社区治理从“有心无力”为“一呼百应”。在小区形成党建“聚邻力”,不断构建“幸福里”建设,小区党组织在“社区—网格—微网格”三级治理体系基础上,充分发挥小区党员、网格长、微网格员、居民代表等人群力量,搭建“家里”小事“微循环”闭环治理模式,通过建立小区调解工作室、议事会等,从源头上化解矛盾,快速、精准、高效调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在社区营造一个“小事不出小区kok体育,大事不出社区,矛盾有效调解”的良好和谐幸福氛围。

kok体育

10月13日,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安宁疗护与医务社工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礼济学院主办的长三角一体化生命服务事业智库首届国际论坛在上海福寿园礼济学院举行。论坛上,研究中心发布《把“善终”带回现实:2024中国居民善终质量研究报告》,主办方介绍,这是中国第一份聚焦居民善终质量的研究报告,为提升中国善终和死亡质量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推动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可能的方向。

今年10月12日是第20个世界安宁疗护日。在中国文化中,“善终”被视为理想状态,意味着无痛苦、有尊严地离世。2015年新加坡经济学人智库发布了一项全球死亡质量报告,在对80个国家的排名中,中国仅排第71名;2021年度在全球81个国家的死亡与临终质量排名中,中国排名第53名。专家介绍,或存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公众意识不足以及传统观念对死亡话题的忌讳等问题。

《2024中国居民善终质量研究报告》是一项旨在探讨和提升中国临终患者善终质量的综合性研究。该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善终质量现状,探讨了善终在中国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独特意义,并通过对家属、医生、护士及医务社工等群体视角下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影响医疗情景下患者临终和家属善终体验的关键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探讨医疗机构、社区、家庭如何构建一种整体性的社会善终体系。

据研究报告项目负责人、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安宁疗护社会工作专委会副主任、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程明明介绍,本项目研究历时两年,研究团队主要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硕博士研究生,受访对象(含调查问卷)覆盖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逝者家属、医生、护士、医务社工,共3780人。报告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访谈。其中,基于家属视角的量化研究采用了善终期望问卷,基于医护社视角的研究则使用了死亡质量指数。

通过对量化数据进行分析,本报告认为当前中国善终质量的提升空间仍然较大,尤其是在提高临终患者生命最后阶段的生活质量和满足其心理需求方面。在对定性访谈进行整理和分析后,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实现真正的“善终”,不仅需要改善医疗服务和技术支持,还需要改变社会观念,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开放沟通,并加强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支持。

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上海礼济学院是本次善终质量研究项目的主要发起者和支持方。基金会副理事长李经衡表示,在生命最后一公里保有尊严是个严肃却无法回避的话题,上海礼济学院正在着力培养安宁社工这一特殊工种,“安宁疗护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区别于‘好死不如赖活着’传统观念的不同选择。这就要一方面从供给侧,需要医疗、养老、殡葬、公益等机构共同努力;一方面从需求侧,要通过媒体、生命教育改变居民对死亡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