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哪些人还在为欠薪发愁?
[视频]“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路生梅: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扎根,苏菜:散装的口味,统一的中华老字号
本月更新2781  文章总数45269  总浏览量806443

S14 瑞士轮首日 LNG 1:0 TL 首战告捷,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轻轻的问候最贴心,淡淡的祝福最真心,祝愿好友常喜乐,风起花落人安康!

只不过想上个班而已,俄国防部:自今年年初以来俄检测到300多次导弹和火箭发射

守则校务公开防震减灾章程制度职责考勤目标管理档案突发事件规定人员职责预案应急

美文示范

我有一个岛,叫做“一个岛”

澳门中特网

登上热搜后的哀牢山引发巨大关注。10月6日,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发布了《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市管护分局关于禁止进入自然保护区开展各类未经批准的人为活动的告知书》。告知书表示,支持自然保护,最好的行为就是不随意进入保护区,让动植物们自然生长,不受干扰。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开展科学考察、登山探险、穿越、游憩、拍摄等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构成干扰的人为活动。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哀牢山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哀牢山保护区”)位于哀牢山脉中段和北段,地跨云南3州(市)6县(市),即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楚雄市、双柏县、南华县,普洱市的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和玉溪市的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总面积67700公顷。

例如今年7月,微信公众号“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发布消息称,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开展哀牢山楚雄州辖区重点保护植物调查时,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白花独蒜兰(Pleione albiflora),《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濒危等级为极危(CR)。

微信公众号“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发布的相关介绍显示,哀牢山保护区,主要保护以我国亚热带地区面积最大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以西黑冠长臂猿、云豹、灰叶猴、猕猴、绿孔雀、鸳鸯等珍稀动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保护以长蕊木兰、水青树、红花木莲、野茶树、云南七叶树、绿背石栎为主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保护区共有哺乳动物120种,隶属于8目、28科、78属。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名录2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印支灰叶猴、林麝、大灵猫等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亚洲黑熊、短尾猴、中华鬣羚等13种;鸟类475种,隶属于18目58科,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共计69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黑颈长尾雉等3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白鹇、红腹角雉等66种。两栖爬行动物114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物种有眼镜王蛇、哀牢髭蟾、红瘰疣螈等5种。

同日,微信公众号“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发布的《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访客须知》也再次明确,根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进入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保护区内原住居民和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除外。禁止任何人进入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的核心区。

上述访客须知还提到,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的访客应爱护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不得采挖野生植物、采花摘果和擅自采集各种野生动植物标本,不得投喂野生动物。访客以任何方式骚扰、惊吓野生动物、蓄意伤害野生动植物或者其他破坏保护区生态、环境资源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的访客应确保自身安全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应积极开展自救,同时就近向自然保护区管护机构、属地党委政府、公安机关求助,但访客应自行承担所产生的财产损失、救援产生的费用、甚至人身伤亡的后果。

澳门中特网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以卓越的现代化成就和全球领导力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世界经济论坛前总经理克劳德·萨马加(Claude Smadja)、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马奥尼(Josef Mahoney)、欧盟亚洲中心副主任马蒂儿(Matic Gaj?ek)等多名国际问题专家学者认为,无论是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还是绿色环保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巨大进步,还为世界提供了新的发展智慧与合作机遇。(赵丽 陈天浩 林勐男 林卓玮 黄方 巩微微)

Over the past 75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a has been highly recog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or its remarkable modernization achievements and global leadership. In this regard, China News Network had conversations with global scholars including Claude Smadja, former managing director of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Josef Mahoney, professor of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nd Matic Gaj?ek, deputy director for Europe-Asia Center. They believe that China's effort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as not only promoted its own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but also provided the world with new development wisdom and cooperation opportunities.